主動治療被認為是新模式。這種新模式以患者為,正在應用于脊柱康復疾患的處理中。新模式不僅注重病理和癥狀,更加強調的是恢復、再活動及自我管理。主動模式正在取代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法治療的被動模式。
對于預防或治療當今社會中許多最為普遍的存在的慢性病,主動治療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心血管或運動系統疾病的現代處理中,主動治療或患再在活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從單一而簡單的建議到全面而多學科的康復,目的都是為了功能恢復。功能目標是引導臨床醫師做出決定過程的基本環節。就主動治療的益處來說,有生物力學的、神經生理的、心理社會的、生化的等方面的解析。
主動治療符合心理社會原則,通過給予明確的認知和行為的建議,以增強應對能力和激發患者重新逐漸開始正?;顒?。
緊張性、肌張力、疼痛是相互關聯的。只有洞悉了這種關聯性,才有助于撫慰、減輕疼痛,這種疼痛多是由于潛在的、可控的諸多因素所致。
主動治療符合神經生理原則,通過運動控制模式的訓以保護脊柱。已有的研究表明,脊柱不穩源于對軀干屈伸活動耐受和協調能力差的情況。尤其是穩定脊柱的關鍵肌肉的低強度活動可以增強關節的剛性,從而穩定脊柱。
當然,在脊柱側彎中,讓這部分人群認知脊柱相關知識、運動模式、正確的姿態、如何保持、主動思考等主動認知就顯得至關重要,就連克里斯塔.萊納特.施羅特的著作《脊柱側彎的三維療法》里也多次強調主動認知的重要性,強調利用鏡子、照片等增加自我認識,明確有利的和不利的這兩點對于脊柱側彎的恢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脊柱側彎人群中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