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協愛中醫醫院,整潔舒心的環境為患者們帶來良好的就醫體驗。上海協愛中醫醫院業務院長郭澤憲表示,他們辦院的目的是患者滿意、家屬開心、回歸社會,為奉賢東部的老年患者,創造一個非常品牌的醫院。醫院以中醫為特色,采用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式,重點建設康復護理、老年癡呆等學科,運用十八...[詳情]
中風就是因急性腦血管疾病,造成患者中樞神經受損,患者會遺留偏癱、語言障礙、意識不清等后遺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如果可以及時的介入治療,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這是很多中風后遺癥患者常見的!
1.不用康復訓練,運動自己就能做
在我國百姓的理念當中,大多數都是認為生病了,吃藥、打針、手術就是治病,許多患者和家屬對于康復訓練的理念就是活動活動胳膊腿,自己就能做,沒必要去找專門的地方花錢做。這是大錯特錯的,國內對于康復訓練的宣傳理念較弱,但是實際是在國外,中風患者7天后就會轉到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大約一個月后,轉到社區康復中心進行進一步的康復治療。
像中風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吞咽障礙等都是需要配合康復訓練完成治療,僅靠藥物是無法有效改善的。而且如果是自己盲目的訓練,很容易造成因為訓練模式不正確,加重肢體關節的損傷,肢體出現畸形,足下垂、足內翻、挎籃手等。
2.等到后遺癥浮現了再做訓練
這類患者有康復訓練的意識,但是不知道正確的開始時間,認為只有等癥狀出現后才需要做康復訓練。但是正常的康復訓練開始時間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后就是可以進行的。
一般正常情況下,腦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后即可進行,康復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大多數腦出血康復可在病后7~14天開始進行。腦卒中輕度到中度的患者,在發病24小時后可以進行床邊康復、早期離床期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必要時在監護條件下進行。
3.多練習好得更快
這些患者知道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但是也會有許多患者帶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認為只要自己做的訓練足夠多,就可以盡快地康復,這其實是不對的。我們鼓勵患者有訓練的意識,但是絕不贊同患者過度訓練。
過度訓練會對患側肢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加重肢體痙攣;對患側肢體關節的磨損程度加重,引發關節炎,耽誤康復訓練進程。
康復訓練是中風患者后續必不可少的一項治療,需要家屬們認真了解,盡早為患者開展;同時也需要家屬在患者開展訓練的階段同時,對患者積極鼓勵,讓患者有良好的心態,才能增加康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