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科都會面對疼痛康復患者,各個??拼蠹s可以處理90%左右的疼痛,10%慢性疼痛和特別頑固的疼痛交由疼痛科處理。疼痛科是把這些個性上升為共性層面去研究和解決。疼痛科醫師常常以疼痛性質和狀況為線索,診斷分析各種病癥,這條線索實際為疼痛科醫師提供了一條疾病診斷和鑒別診斷的路徑。疼痛科使得患者除了開刀、吃藥,還有了第三種選擇,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新型治療模式和新的選擇。有外科適應證的患者應在外科治療,但恰恰有一部分患者他們有適應證卻不愿意在外科手術,希望能有其他創傷小的替代療法,這也是疼痛科應運而生的原因。
康復科使患者除了開刀、吃藥、微創,有了第四種選擇,物理療法,例如沖擊波療法、激光磁療法、中頻、微波療法、牽引、蠟療等。這些理療具有無創、非侵入、無副作用等特點,逐步發展成受老百姓喜歡的保守治療方法。此外,還有運動治療。以動作為基礎的治療模式,也就是借助運動處方讓神經系統去敏感化,降低慢性疼痛的記憶。這樣的治療模式為漸進式的物理治療運動處方,包含了牽張、徒手治療、姿勢訓練、穩定性訓練、肌力與耐力訓練、感覺運動動作控制訓練。
疼痛治療無非解除疼痛、改善癥狀兩種,但在康復科內更強調功能障礙??祻歪t學與疼痛醫學在醫學上關系密切,且其都具有多學科組成的特點,在臨床上能實現緊密配合,這使得康復醫學與疼痛醫學能相互促進的發展。目前疼痛科也逐步開展沖擊波、激光磁、極超短波等理療手段,康復科也開展一些微創技術,相互彌補技術的不足。
疼痛性疾病主要包括傷害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心因性疼痛等,而疼痛康復針對的就是以上疼痛性疾病,屬性是治療康復一體化,對于各種疼痛所導致的功能障礙,除應明確診斷,了解疼痛程度、性質以及階段外,需要進行功能檢查,了解與疼痛有關的機體功能損害的性質、范圍、程度和變化趨勢。
疼痛治療與康復治療的診療目的、使用儀器設備相互交叉,兩者相結合可提高各自在醫療領域的適應能力、治療范圍和療效。同時可增加患者的就診人次,充分利用門診疼痛與康復資源,有效控制患者醫療就診費用,避免過度醫療,使疼痛和康復醫學在短期內獲得更大的效益。疼痛康復與疼痛治療學緊密相關,臨床緊密配合,使得這2個學科相互促進并各自得到長足的發展。疼痛康復是一個治療與康復相結合的學科,是解除疼痛癥狀和疼痛疾病的治療康復???,是現代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